依靠专业团队 弘扬钧瓷文化 推荐大师窑口 助推钧瓷产业!

李海峰.

添加时间:2022-06-13 浏览次数:1667

李海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的钧瓷手艺人定不负韶华

钧瓷行业有一种现象,不同窑口的掌门人本身既是“大师”又是管理者,还是一线的艺术工作者,集“工匠、非遗传承人、艺术家、总经理、董事长等多种称谓为一身,这就要求钧瓷人不但要具有企业管理、商业运营、品牌定位等工商管理方面的技能,还要在精准的市场定位下,创作设计出兼具审美、实用于一体的钧瓷作品。


上世纪90年代前后建立私家窑口的钧瓷人,目前大多还在工厂里或从事管理,或从事劳作,还依然是钧瓷行业的主力军,瓷二代的中青年还没有形成中坚力量。后期加入行业的年轻人,主要从事钧瓷的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劳作,很少有优秀或科班出身的青年加入其中,并从事企业管理和作品创作等关键环节。
从商业的角度分析,生产型企业的立身之本就是“产品”。在世界品牌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产品、价格、渠道、沟通(宣传)”四大要素中,产品是最基础的,最应该在市场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最起码要保持行业平均水平,所以在研究分析影响钧瓷行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从钧瓷人自身出发,着重研究和分析了投向市场的钧瓷作品,在文化创意和外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之,这些年来造成钧瓷市场遇冷的一个内因也就是人的问题。假若从人出发,再往下探究,具体反映到事务上时,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市场上呈献给消费者的钧瓷产品差强人意,基于不同消费者的文化创意不够,并且满足不了广大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


根据当下钧瓷行业的现状,我个人认为,钧瓷人在自身创意设计技能与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
越是在商品极其富足的时代,好的商品越是显得稀缺,钧瓷作品推向市场,得不到好的效应和口碑,不一定是您的作品没有提升,而是您作品的提升水平,没有赶上人们审美的提升水平。
因为审美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目前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就是“后现代主义审美”的博物馆。城市的高楼大厦、晚间的夜景、新建的机场都是艺术品,净雅的茶社、用餐的饭店,无论环境、设施无不充斥着艺术气息,甚至快消品的外形及包装都要经过艺术化设计,人们经历了一个日常生活与艺术分离,到日常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融合过程,这就给钧瓷人在作品文化创意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的饶宗颐大师,在一次采访对话中说,艺术生命在于无穷的追求,但创新总是有来源的,或者来自传统,或者借鉴别人。
这句话是在一定语境下说的,我想把这句话再追根究竟一下,创新“来自传统”其实也是对传统的借鉴,那么传统从何而来呢?
我的理解是生活,古代圣贤中有伟大的造物者,比如尧、舜、墨子等等,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传统可借鉴,他们的造物灵感就是来自生活。那么接着饶老的话讲,艺术创新,或者来自生活,或者借鉴传统和别人。无论哪种借鉴,都需要钧瓷人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行再创造。
那么自己的艺术灵感往哪去找呢?我认为每位钧瓷人的艺术灵感“自身俱足”。《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中的“明德”,就是智慧和善良,明明德就是把自己与生俱来的智慧和善良发扬彰显出来。这也与佛家讲的“佛性本自具足”的道理相通。依照这种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钧瓷人的艺术禀赋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体悟及彰显、发扬出来。
一、要扎根生活,做为一个生活敏感的人,在日常中体悟造物的价值所在,在生活中了解审美对象基于场景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审美,从自然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彰显智慧。从而创造出适合时代审美和实用场景的好钧瓷作品。
二、要多走、多看,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去兄弟瓷区参观学习,向其他艺术门类的前辈请教,揣着敬畏之心,走进中外艺术馆、博物馆,用心去体会艺术品背后作者的表达,用心与作者对话。
三、要系统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水平,要融通中西,我辈应站在前辈和巨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中西文化与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因为艺术品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从文化中汲取营养,经过学习、思辨、吸收、内化,最终融入自我,使自己不但是手艺人,还应该成为文化人,站在文化理论的高度,用艺术批判的视角来指导器物创造,只有这样钧瓷人才能创作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并高度统一的时代精品。
当然,现代钧瓷作品要想在外观设计上有大的突破与创新,除了钧瓷人在自身创意设计技能与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外,还需要有当代的文人雅士介入其中。当代的文人雅士就是大学里艺术专业的教授、专家、学者,倘若这些“文人雅士”能够以“产、学、研”的形式加入到钧瓷器型的创作中来,一定是钧瓷器型创新的一股清流。由于他们的学识、审美、艺术造诣的深度和广度,定会创作出“美、用”两宜的上乘佳品,定会给后世留下艺术价值极高的文物。
一、创作出“美”、“用”相宜,雅俗共赏的上乘佳作,使钧瓷行业在风云莫测的市场中永葆青春活力,这个是“本”的问题。固然重要,然而,想要在国内市场上出现有叫得响的钧瓷品牌,实现钧瓷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而应该有的高附加值,钧瓷人还要加强企业管理和商业管理方面的学习,或引入这方面的高端人才,这样能够解决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效率低下问题,并能够用快速便捷的方式让钧瓷产品推送到目标消费群体面前,以实现商业的价值和目的。
二、有了作品的“美”和商业的“善”之外,想要在国际市场上行深致远,钧瓷人还要敬畏科学技术的“真”,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钧瓷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是伴着钧瓷人对材料认识的提高和机械工具的运用,而保持其先进性,进而体现其时代特征。历史即现实,钧瓷人一定要拥抱科学技术,与大学院校和社会上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增加钧瓷行业的科技内核,这可能对于强化知名民族品牌的塑造所起的作用是硬性的、支撑性的。


饶宗颐大师说,艺术生命在于无穷的追求。一语道出艺术生命的归宿和目的。《道德经》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之所以能与天、地齐名,是因为人的生命不但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古人讲:“心包太虚”是指人心能装下整个宇宙,人有探究世界万物真理和发现世间美好的无限可能,这就为我们艺术生命的无穷追求提供了理论基础,钧瓷人想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钧瓷事业做好,不但要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永久成长,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地探究真理和发现美好,还要对科学技术和商业规则以充分尊重,在市场中实现钧瓷作品“真、善、美”的价值,给后世留下更多更好的钧瓷佳品,让后人与自己交心、对话,从而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无限延伸。

 

(注:此文原载于2021年09期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研究与应用”栏目,转载时根据需要修改了标题。)

 

作者简介:

李海峰,许昌市金堂钧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艺术总监。与钧同行二十六年来,除了潜心日常的钧瓷创作实践以外,还非常注重理论探索和研究,先后攻克“高效钧瓷窑炉设计及烧制技术”“文物复仿制品·钧瓷研究开发”“环境艺术钧瓷釉画复合背景墙烧制技艺”等科研课题;先后发表《浅析钧瓷的造型艺术和时代特征》《透析钧瓷的天人合一现象》《钧瓷器型创新实践与文化创意理论研究》《钧窑器型设计与日常审美的探索思考》《浅谈钧瓷人艺术技能与艺术修养提升的必要性》等论文;出版禹州文化典藏丛书之《钧瓷典(上、下册)》《钧瓷映像》《钧瓷春秋》等专著。目前,他的另一部专著《从钧行》已付梓,不久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面市发行。他认为,钧瓷是文化,是艺术,是创意,是传承,是家国情怀。钧瓷之所以能成为彰显中国文化力量的一张名片和大美信物,是基于钧瓷独特的制作流程、烧制技艺、窑变釉色以及创作背后的文化自信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艺术家作品鉴赏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点击图片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