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专业团队 弘扬钧瓷文化 推荐大师窑口 助推钧瓷产业!

任星航

添加时间:2018-06-28 浏览次数:16978

任星航1955年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人,男,汉族,出身钧瓷世家,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热工系,为任氏钧瓷第九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协五大名窑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钧瓷窑炉博物馆馆长、许昌学院客座教授、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窑口名称    禹州市星航钧瓷有限公司

窑口地址    禹州市滨河大道中段

建窑时间    1999

烧成方式    气烧、煤烧、柴烧、炭烧

窑口任职    董事长

常用底款    星航钧窑、任星航印

 

成就简述

创新窑炉

大师纪事

肖像描述

行业贡献

 

从业经历

大师观点

 

 

成就简述

任星航钧瓷作品传承了窑变艺术的精华并有所发展。造型端庄大气,釉色玉润典雅、开片精巧别致,窑变景观神奇绝妙,把钧瓷自然窑变艺术神韵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

任星航是钧瓷界公认的窑炉专家。他认为,钧瓷烧制技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烧,属于窑炉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制,属于技艺方面。两者合二为一,才是钧瓷烧制技艺的全貌。

2003年开始,任星航花了两年多时间,建起了全国第一座钧瓷窑炉博物馆,共有唐、宋、元、清等不同时代的钧瓷窑炉16座,这些窑炉成为钧瓷烧制活着的历史。任星航在钧瓷釉料组方、烧成工艺革新等钧瓷科研领域也多有建树,其论文《柴烧钧瓷烧成工艺初探》、《清代钧瓷窑变现象揭秘》被编入2005年、2009年上海国际古陶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所著《钧艺千秋》一书,被河南省民协收入“根脉书系”丛书,2008年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肖像描述

头发已白丝缕缕,脸庞瘦削、坚毅,中等身材,常常身着中式衣服。言谈间,时时透出岁月的沉淀。在一句句如咕咕清泉的话语里,他的才情和思想,他的理想与谋划,若出鞘的宝剑,会慢慢亮出来。

 

从业经历

进入星航钧窑有限公司,迎面的影壁上,镌刻着故宫博物院李辉柄先生为其书写的“钧瓷魂”三个大字。

星航钧窑的院子不大,但花木萦绕,幽静如世外桃源。在这世外桃源里,坐落着一个令人震撼的钧瓷窑炉博物馆。

钧瓷窑炉博物馆馆长任星航,为任氏钧瓷第九代传人,钧瓷界公认的窑炉烧制专家。幼年即跟从祖父任书田、父亲任坚学习钧瓷烧制,完整地掌握了窑炉建造、釉料配制、造型、烧成等一系列钧瓷烧制工艺。1987年,任星航在禹州市二瓷厂工作期间,设计了煤烧双孔无匣钵隧道陶瓷窑炉,开创了日用瓷无匣钵烧制的先例。1993年,在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任技术所长期间,他成功设计了煤烧无匣钵间歇钧瓷窑炉,使钧瓷烧制首次脱开了匣钵的制约。

2003年开始,任星航花了两年多时间,建起了民间第一座钧瓷窑炉博物馆。到目前为止,这座不大的院落里,钧瓷窑炉有16座之多,有烧煤的、烧气的、烧柴的。这些窑炉不是模型,每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能随时烧出各式钧瓷。

任星航对窑炉的痴迷,得益于父亲任坚的教诲。“我学习钧瓷制作技艺,是从学习窑炉建造开始的。我父亲说,钧陶瓷是火的艺术,窑炉是基础,学会建造窑炉也就学会了钧瓷制作的一半,再学另一半就容易了。他要求我不单要学会绘图设计,还要学会实际操作建造。建造窑炉,我也是从最基础学起:砌砖。”在《钧艺千秋》这本书里,任星航这样回忆父亲。

对于各类窑炉,各种烧制方法,任星航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天地有阴阳,窑炉也是有性别的,宋代的双乳膛柴窑,是窑母;倒焰窑应该是窑公。窑炉构造不同、燃料不同,烧出的钧瓷也不同。柴窑的火焰绵软柔长,烧出的钧瓷温润如玉,有女性阴柔之美;煤的火焰短,靠的是辐射升温,性格爆烈,烧出的钧瓷往往釉色厚,颇有男性的阳刚之气。

 

创新窑炉

2004年,任星航在深入研究了宋代双火膛窑炉残骸后,开始了窑炉的复原和柴烧的恢复,入窑烧制60件作品,有20余件颇具宋钧特征,10余件经自然窑变形成美妙自然景观。钧瓷柴烧工艺的恢复,使其在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钧瓷作为民间手工艺术得以在国家层面受到重视和肯定,而柴烧也成为任星航制瓷的一个显著特点。

谈到柴烧的意义,任星航说,柴烧窑产生碱性物质,煤烧窑产生酸性物质,气窑相对烧成稳定。柴烧需要手工调理火候、无微不至地照应。三种燃料与烧制方法烧出的钧瓷,品质、品相均有差异,柴烧出的作品追求玉的质感,气烧作品具有玻璃质感,煤烧釉面会更加厚重一些。

古老原始的工艺形式是保证传统钧瓷审美的基础条件,但另一方面,柴烧窑炉污染严重,与当前主流的社会价值产生分歧,于是,任星航在坚持柴烧的同时,又开始了建造环保窑炉的探索。起初,他通过使用除尘、净化、雾化等步骤,最后将出窑的烟尘变成污染较少的白烟。接着,几经反复,又试验采取新的烧制工艺,采取先把烟冷却,用风机将烟抽出,进行水处理,吸附除尘,再进行雾化的方法将污染源降至最低。

2012年起,任星航怀一腔热忱,矢志不移,潜心钻研,先后进行50多次试验,最终以活性炭等强吸附性物质为“因子”,研制出可以控制燃料增减和火焰强度、层层过滤烟尘的新型窑炉。经国家环保、科技等部门的专家实地测试,其烟尘含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10多项指标达到或高于国家环保标准。

 

行业贡献

在钧瓷窑炉博物馆的旁边有栋建筑,是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的支持项目——钧瓷传习馆。

钧瓷传习馆,就是钧瓷烧制技艺的集中体现。任星航认为,钧瓷烧制技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烧,属于窑炉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制,属于技艺方面。两者合二为一,才是钧瓷烧制技艺的全貌。

在传习馆里,可以看到任星航的众多作品,有柴烧、煤烧、炭烧三大类别几十个品种,大多采用手拉坯制作,造型规整方正,端庄大气。柴烧作品玉润典雅,开片精巧别致,窑变景观神奇绝妙,呈现出宋钧的艺术特色。代表作有《凤凰涅槃》、《蟠龙瓶》、《如意尊》、《罗汉钵》、《荷口盘》等。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为一只题为《凤凰涅槃》的平盘。作品口沿处破釉而出,微露胎质,形成了完整的铜口铁足。盘中自然窑变形成一凤,似欲腾身飞举,周身羽毛清晰可见,尾部艳红一片,俨然“火中飞凤”之壮丽景观;另一边釉色则青中见白,闪耀着乳玉般的光泽,犹如热烈过后的宁静与沉稳。

任星航在钧瓷釉料组方、烧成工艺革新等钧瓷科研领域也多有建树,其论文《柴烧钧瓷烧成工艺初探》、《清代钧瓷窑变现象揭秘》被编入2005年、2009年上海国际古陶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所著《钧艺千秋》一书,被河南省民协收入“根脉书系”丛书,2008年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大师观点

谈到对钧瓷的理解,任星航告诉笔者:“做钧瓷是一门手艺,你得劳动,劳动创造智慧,你劳动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智慧。但做好钧瓷不能光靠手艺,还得靠思想。思想境界有多高,你对历史、现实、时代的认识有多深,决定了你的钧瓷传承历史的多少、创新价值的大小。

 

大师纪事

1973年参加工作,先后任神垕东大瓷厂、宝丰清凉寺瓷厂、禹县卫生陶瓷厂、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副厂长、技术副所长等职。

1987年在禹州市二瓷厂工作期间,设计发明了煤烧双孔无匣钵隧道陶瓷窑炉,开创了日用瓷无匣钵烧制的先例,获国家发明专利。

1993年在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任技术所长期间,成功研究设计了煤烧无匣钵间歇钧瓷窑炉,使钧瓷烧制首次脱开了匣钵的制约。同年,发明设计建造了液化气烧钧瓷窑炉,是钧瓷烧造史上的一项重大革命,此种窑炉在禹州瓷区迅速推广,几乎取代了全部传统煤烧钧瓷窑炉,对禹州市的钧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7年,任星航主持河南省迎香港回归礼品——大型钧瓷花瓶“豫象送宝”的设计制作,受到了河南省政府的嘉奖。

2000年被全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0年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1年被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局等部门所收藏。

2001年又设计成功了煤、气混合烧钧瓷窑炉,为钧瓷艺术的品位提升作出了贡献。

2004年,响应上级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号召,筹建钧瓷窑炉博物馆,恢复了各个历史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钧瓷窑炉,如:唐代麻斗窑柴烧“唐钧”窑炉、宋代双火膛柴烧钧瓷窑炉、清代炭烧钧瓷窑炉、近代倒焰窑钧瓷窑炉和直焰窑钧瓷窑炉,并恢复其烧成工艺,填补了钧瓷理论界“钧瓷工艺技术断代”的空白。并使柴烧钧瓷这一失传近千年的艺术奇葩重放异彩,在陶瓷界引起轰动,被河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授予“特别贡献奖”,并荣获“金鼎奖·成就奖”。

2005年秋,他的柴烧钧瓷作品《葵花盆》获“中原文化上海行·河南民间工艺珍品展”金奖。

2007年获河南省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任星航与国家著名陶瓷专家、学者李辉柄、郭演仪、叶宏明、艺术家韩美林等人合作,对宋代钧官窑作品的分相、造型、窑变机理、烧成工艺等课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试验,在钧瓷历史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及显著成果。

2007年被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认命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同年4月,所恢复的宋代柴烧钧瓷窑炉及烧成工艺荣获“河南省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2008年,被河南省文化厅任命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1421日作品《蟠龙瓶》荣获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201151日作品《如意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

20125月作品《风云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

201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310月出版发行《钧瓷》。

20145月作品《雄风尊》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46月荣获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20154月作品《丝绸之路》荣获首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201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

2018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点击图片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