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鹏(1978年生),河南禹州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与许多钧瓷世家传承人不同,他并非出身陶瓷家族,而是半路出家。三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坚毅的性格,2003年退役后,他拜入钧瓷泰斗晋佩章门下学习传统技艺,系统掌握钧瓷配釉、烧成等核心工艺。
创业初期,他以为“热情+资金”便能烧出理想釉色,却遭遇无数次失败——釉色昏暗、流釉脱胎等问题堆积如山,仓库中废品以“万件”计。历经十年探索,他终于在2014年成功复烧清代松石绿釉,胎体轻薄至1毫米,却能在1280℃高温下保持器型端正,令业内惊叹。
于大鹏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为创作理念,独创两款标志性釉色:
松石绿釉:釉面葱翠,金斑点点,胎薄如纸却高温不裂,复烧难度极高,被誉为“钧瓷工艺的突破”;
叶红釉::青红交织如秋日柿叶,窑变不可控,每一件皆独一无二。其衍生釉“青云碧”将龙纹与青绿山水结合,赋予器物“潜龙升腾”的东方哲思。
其作品屡获殊荣:
《汉风壶》获2017年河南省钧瓷壶设计大赛金奖;
玄铁釉《汉·八方》被定为许昌市“城市文化礼品”;
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他还将钧瓷与中医药文化结合,研发中药香薰,通过钧瓷载体释放草药芬芳,甚至缓解鼻炎症状,开辟实用化新路径。
2011年,于大鹏创立品牌“大贤窑”,取意“古之贤者,匠心传承”。窑口位于钧瓷故乡神垕镇,坚持手拉坯与跳刀工艺,底款“大贤”成为品质象征。其作品器型创新如《青莲壶》以莲花喻清廉,底部跳刀纹工艺独特;《龙吟壶》融合石瓢壶与龙纹,三龙一体诠释“潜龙勿用”的智慧;实用主义:推动钧瓷从陈设品转向茶器、香具,如柿叶红釉茶器套组兼具观赏与泡茶功能,广受市场青睐。
于大鹏提出“钧瓷的魅力在于个性化”,拒绝批量生产,坚持“窑变天成,等待有缘人”。他积极参与非遗研培计划,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并开设教学区培养新人。2023年,他将龙文化融入钧瓷,设计《龙吟壶》《龙权壶》,以器物传递“文化自信”,作品被赞为“东方精神的当代载体”。
从军人到匠人,于大鹏用二十年诠释“工匠精神”。他烧坏的瓷器堆成山,却炼就了松石绿与柿叶红的绝色;他复兴古法,更赋予钧瓷时代生命力。正如他所言:“‘烧成’如彩虹,需耐心与虔诚。”这份执着,让千年钧瓷在当代依然璀璨生辉。
第十三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9日隆重召开,禹州市融媒体中心联合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别策划了《名家名窑献礼钧瓷文化节》倒计时系列融媒产品。禹州融媒将通过精美的图文、生动的视频等多元化表达方式,带领大家走进钧瓷的奇妙世界。在这里,你将邂逅诸多钧瓷名家,聆听他们与钧瓷的不解之缘,感受他们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创新;了解各大名窑的艺术特色,见证一件钧瓷作品诞生背后的艰辛与执着。
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钧瓷文化之旅,共同期待第十三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精彩绽放,在千年窑火的传承中,领略钧瓷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