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钧瓷网负责人徐大山走进享有“民营第一窑口”美誉的瓷辉钧窑,探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朝远,深入了解钧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瓷辉钧窑的展厅内,一件件釉色瑰丽、造型独特的钧瓷作品令人驻足,其中既有传统钧瓷的浑厚古朴,亦不乏现代设计的巧思与深意。
作为土生土长的神垕镇人,刘朝远大师与钧瓷的缘分已延续三十余载,他以传统煤烧工艺为根基,凭借精湛的手拉坯技艺在钧瓷界独树一帜,多件作品被誉为镇窑之宝。多年来,他凭借顽强拼搏精神,融合当代创新元素,积极探索钧瓷窑变魅力,带领瓷辉钧窑取得佳绩,其作品在国内大赛、大展上屡获大奖。
在瓷辉钧窑展厅内,徐大山先生细致观摩着各类钧瓷作品,与刘朝远大师边赏边聊,从钧瓷的历史渊源到制作工艺,从釉色的变化到器型的创新,无不体现出钧瓷艺术的博大精深。
刘朝远大师说:“钧瓷的窑变釉色源于自然天成,但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凝聚着匠人对火候、釉料配比的极致把控。”双方还就钧瓷技艺的当代应用、年轻化表达等话题交换见解,探寻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之道。
刘朝远介绍:“这种玫瑰红釉色烧制难度极大,瓷辉钧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偶然成功几件,后来钧瓷一厂、国营瓷厂多次尝试,也很少烧出来,咱们也是反复试验,但仍难稳定出品。”
展厅内,一套名为《舍得》的钧瓷杯吸引了徐大山先生的目光,杯口玫瑰红釉色莹润如霞,杯底镶嵌顺治、乾隆、道光、嘉庆四朝铜钱,谐音“顺顺利利‘乾’到家”,巧妙融合了钧瓷工艺与收藏文化。
徐大山感叹,《舍得》杯不仅彰显了瓷辉钧窑对釉色极致的追求,更印证了其作为“民营第一窑口”的先锋角色。“将传统钧瓷与当代收藏热点结合,既是对非遗技艺的活化,也为钧瓷市场开辟了新路径。”
在探访中,刘朝远大师的代表作《国魂》成为焦点。这件作品以五角星、党徽为核心元素,中部以卷轴象征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底部则以长城基石造型托起整体,传递出“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与红色精神的永恒。刘朝远分享创作初衷时提到:“钧瓷不仅是泥与火的交融,更是文化的载体。《国魂》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该作品凭借独特的设计语言与深刻的文化表达,在专业陶瓷界广受赞誉。
此次探访,不仅让我们见证了刘朝远“一生择一艺”的匠人精神,更感受到瓷辉钧窑作为“民营第一窑口”的蓬勃生命力。徐大山表示:“钧瓷的传承需要守正,更需要破圈。瓷辉钧窑在刘朝远带领下,正以创新为钥,打开钧瓷文化的无限可能。”未来,钧瓷网将持续关注非遗传承人的探索之路,助力钧瓷艺术走向世界,让千年窑变之美历久弥新。
▲双龙尊
▲三羊开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