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专业团队 弘扬钧瓷文化 推荐大师窑口 助推钧瓷产业!

现场 | 第二届南北钧陶瓷艺术交流对话展在南风古灶举行!

添加时间:2023-01-04 浏览次数:631

禹州钧瓷代表着北钧,石湾广釉则是南钧的代表。

元旦期间,“绝色窑宝”第二届南北钧陶瓷艺术交流对话展在南风古灶景区南风堂开展,展出佛山、禹州两地陶艺釉色作品共80件。这是禹州钧瓷首次集体亮相石湾地区,两地陶艺家以及收藏家在石湾陶瓷产区进行面对面对话。

“绝色窑宝”第二届南北钧陶瓷艺术交流对话展在南风古灶景区南风堂开展。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始于唐,盛于宋,发祥于河南禹州市神垕镇,北宋时期成为皇宫御用品。收藏界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

据禹州市不完全统计,共有60多件钧瓷作品被当作“国礼”,一批钧瓷珍品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收藏近十年的钧窑拍卖纪录,成交价格都在千万元以上。

禹州钧窑参展作品

有史料记载,南宋时期,北方移民将陶瓷烧制技艺带来了广东作为广东主要窑口之一的石湾窑,善仿官、哥、汝、钧等宋代各大名窑产品,从材质运用、技法处理、艺术造型等方面仿得惟妙惟肖,并且有创造性发展,并以钧釉为最。新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先驱梅建鹰曾评价道,石湾集宋代各大名窑之大成,仿钧而青出于蓝,独创石湾自己的艺术风格。

市民参观展览。

2021年10月,首届南北钧陶瓷艺术交流展暨对话在河南禹州钧瓷博物馆举行,展出佛山釉色陶艺作品80件,禹州釉色陶艺作品100件,10位佛山广钧陶艺家到河南禹州与当地陶艺家交流、互动,加强了两地钧瓷陶艺家的联系。

第二届南北钧陶瓷艺术交流对话展也是佛山与禹州陶艺界的第二次对话。

佛山参展作品中,釉色相当丰富,既有传统的石榴红、蓝钧釉、鳝鱼黄、紫钧釉、白碧裂,还有创新的结晶釉、变釉、斑釉、乌金釉、绿银丝、混色等;作品造型上,既有传统造型的瓶类,也有极具装饰陈设功能的笔筒、茶叶缸、水洗、花插、花盆等,人物类陶塑也在其中。除了别具一格的釉色外,具有贴塑、浮雕、釉色书画陶、拉坯、贴金等工艺特色的作品,也是展品中的一大特色。据主办方介绍,这批佛山参展作品代表了目前佛山石湾釉色陶艺的最高水平。

市民参观展览

这次参展石湾广钧和禹州钧瓷作品共80件

其中佛山作品39件,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钟汝荣、杨锐华,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杨英才,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曾力、杨伟东, 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陈冬阳,石湾釉名家马海、何湛泉、吴国标、梁沛星、刘华生、张炜英、梁裕章、陈锐灿及青年陶艺新锐黄桂英、刘东海等17位作者釉色陶艺作品,这些作品集石湾当代各大釉彩名家近作,既有龙窑的南风古古灶、彩明窑、菊城陶屋、鹅春古窑传统石湾釉和改良釉种,也有创新的华生釉、华红釉,更有南北融合的南山五彩釉等。

禹州钧窑参展作品
禹州钧窑的釉色陶艺作品41件,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苗长强、杨晓锋,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金合、李欣营、翟群、刘建军、崔松伟、李胜强、王现锋、卢三、王秋红、张建钊、娄高强、刘朝远、李明、郭勇、高丙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锡锦、苗宗贤(已故)和青年钧瓷艺术家杨小永等20位大师的花器、饰件、茶具、人物、动物五大类别作品,其设计新潮、造型新颖、釉色华丽、做工精细,体现禹州钧瓷的皇家气、宫廷气、生活气和大气、贵气、文气的官窑特色。

禹州钧窑参展作品

展厅里,钧窑瓷器以古朴的造型、瑰丽的釉色吸引着佛山市民以及陶艺爱好者,其独有的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窑变釉,变化万千、异彩纷呈,在光线的衬托下呈现出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红等色彩。据悉,禹州钧瓷有着官窑的光环,在当代陶艺发展上走得很坚挺,不仅成为艺术拍卖场的宠儿,还成为国礼让世界人刮目相看。

佛山参展作品

佛山收藏家 | 吴国标 作品

河南钧瓷博物馆馆长张金伟告诉记者,在千年的陶瓷发展中,石湾陶钧釉发展很接地气,作品充满了岭南风格,产品种类丰富,不仅有瓶类,还有花盆等实用性陶瓷产品,人物造型类的釉色作品也是禹州陶瓷所没有的,

“我们一直提倡陶艺家要守正创新,我认为石湾陶的创新精神尤为可贵,要弘扬国粹,就要向大众推广,石湾陶做出了典范,禹州陶瓷正在向这方面提升,所以两地艺术交流意义深远。”

市民在拍摄《绝色窑宝》展作品

 

市民在拍摄《绝色窑宝》展作品

 


作者:钧瓷网 信息来源:钧瓷网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点击图片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