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专业团队 弘扬钧瓷文化 推荐大师窑口 助推钧瓷产业!

邢亚龙:博采众长创“大器”

添加时间:2018-11-25 浏览次数:3751

大师简介

 

邢亚龙.JPG

邢亚龙,男,1972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亨盛钧窑原名为其邢军创办的钧都瓷厂,后改名邢家钧窑。2002年创建亨盛钧窑,现为亨盛钧窑有限公司董事长、艺术总监,中国陶瓷工艺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窑口名称  亨盛钧窑

窑口地址  禹州市神垕镇东环路中段136号

建窑时间  1985年

窑口任职  董事长 艺术总监

烧成方式  气烧为主,兼顾煤烧、柴烧

常用底款  亨盛钧窑、邢家钧窑、邢亚龙

 

邢亚龙  底款.jpg

邢亚龙作品底款

 

 

成就简述

 

邢亚龙在钧瓷圈以烧大件出名。钧瓷界有句俗话,叫做“烧小不烧大、烧圆不烧方、烧立不烧平”。是说大瓶、方型、平面钧瓷造型特别难以烧制,成功率极低。多年来,邢亚龙把很大精力集中到大瓶的烧制中。经过数年的摸索,逐渐掌握了从选料、成型、施釉到烧制的规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对高3.6米、直径0.9米的大花瓶,器型之高、之大、之精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邢亚龙 寿龙揽月.jpg

邢亚龙作品《寿龙揽月》

 

亨盛钧窑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仿古建筑宏伟大气、古香古色,厂区建有钧瓷艺术馆、钧窑研发中心、钧瓷工艺流程体验中心、大师艺术创意坊、拉坯坊、手塑坊、研料坊、造型坊、注浆坊等完善的功能分区。

 

 

肖像素描

 

面色红润,发型规整,个头中等,身材适中,举止谦恭,亨盛钧窑董事长邢亚龙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像一个钧瓷匠人。可深入了解后才知道,他竟然是个出身钧瓷世家、身怀“烧大件”技艺的“高人”。岁月赋予他静水流深的力量,在温文尔雅的交谈中,方能显现出他对于钧瓷制作技艺和文化产业走向的深刻理解与认识。

 

 

艺术经历

 

邢亚龙是土生土长的神垕人,1972年出生。其祖父和父亲都是老钧瓷艺人。其祖父邢和,是原禹县国营瓷厂的拉坯工人;其父邢军,从部队转业后到当时的神垕镇东大瓷厂烧窑,不久被厂领导抽调到钧瓷攻关小组,尝试解决技术难题。

 

邢亚龙 太白尊.jpg

邢亚龙作品《太白尊》

 

1985年,邢亚龙13岁时,其父邢军办起自家的钧瓷厂——钧都瓷厂,后改名为邢家钧窑。

 

邢亚龙在自家的厂子里学习上釉、修坯、雕塑、翻模子等各种钧瓷制作技艺。1988年,邢亚龙第一次展现出制瓷方面的天分。那一年,受洛阳某酒厂委托,邢家钧窑要生产一批酒瓶。邢亚龙为自己家的窑口设计了一套“西游记”系列酒瓶,造型分别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深受厂家喜爱。

 

富余瓶.jpg

邢亚龙作品《富余瓶》

 

20世纪80年代末,整个钧瓷行业进入一个低谷期。为探索新的发展路子,邢亚龙先后尝试烧制彩瓷、白瓷、炻瓷、汝瓷、新工艺和唐三彩等瓷种。最终,又回到烧制传统钧瓷的道路上。

 

2002年,邢家钧窑正式更名为亨盛钧窑。伴随着名字的变化、制瓷艺术的精进、对市场了解的逐步深入,亨盛钧窑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春,邢亚龙投入近千万建设新窑并扩大生产规模。如今的亨盛钧窑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仿古建筑宏伟大气、古香古色,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并建有钧瓷艺术馆、钧窑研发中心、钧瓷工艺流程体验中心、大师艺术创意坊、拉坯坊、手塑坊、研料坊、造型坊、注浆坊等完善的功能分区,成为神垕钧瓷界的明星企业。

 

 

艺术特色

 

从踏入钧瓷行业的那一天起,邢亚龙就有着两个使命,一是带领亨盛钧窑在钧瓷行业中不断开拓;二是创作属于自己的钧瓷精品,在钧瓷界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

 

邢亚龙是个善于学习和思考的钧瓷艺人。在掌握家传技艺的基础上,他不断地向专家学者、大师求教,坚持不懈的拜师学艺。1991至1994年,他专程到郑州轻工学院跟随段勇教授系统学习美术工艺。1995年至1997年又师从南昌大学王凯教授学习工艺美术。此外,他还经常参加各级协会举办的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寿耳玄纹樽.webp.jpg

邢亚龙作品《寿耳玄纹樽》

 

邢亚龙在钧瓷圈里以烧大件出名。钧瓷界有句俗话,叫做“烧小不烧大、烧圆不烧方、烧立不烧平”,是说大瓶、方型、平面钧瓷造型特别难以烧制,成功率极低。多年来,邢亚龙把很大精力集中到大瓶的烧制中。经过数年的摸索,逐渐掌握了从选料、成型、施釉到烧制的规律。他选用上等高岭土作原料,将含铝量较高的瓷土碾碎,采用纯手工技艺制作,烧制前自然风干,烧制中严控升温曲线,终于解决了“瓶大而厚、不易成型,坯体太干、一烧就崩”等难题,成功烧制出众多钧瓷大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对高3.6米、直径0.9米的大花瓶,器型之高、之大、之精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其创作的高达数米的钧瓷花瓶、直径1米多的钧瓷大缸,器型之大,细节之精,充分展现出他对于钧瓷艺术的娴熟把握。

 

邢亚龙 缸.jpg

邢亚龙作品《缸》

 

在逐步掌握烧制大瓶的基础上,邢亚龙不断拓展造型艺术发展领域。他认为,大件器型绝不应是简单的瓶瓶罐罐,而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学院派老师的指导和参与。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他与原中央美院教师单春明取得了联系,并谈了自己对造型审美的理解。单春明看了他的作品,听了其对开发新型的理解,主动与其合作,创作了一批中、大型钧瓷作品。他们尝试把传统的吉祥文化符号、青铜器元素融入钧瓷器型,使造型既符合审美需求又适合造型和烧制规律,既体现钧瓷的古朴雅韵、含蓄厚重又将现代艺术的灵动较好地融合起来。其创作的《乾坤大地》、《大吉大利》、《大唐盛典》、《俏佳人》等作品,造型端庄大气,型釉结合完美,一经面世便受到藏界和业界的高度赞誉。

 

 

行业贡献

 

沉浸在钧瓷行业30多年,邢亚龙说,他烧制钧瓷已经不单单是为了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尤其是烧制出精品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外人无法体会和感受的。

 

容瓶.jpg

邢亚龙作品《容瓶》

 

在带领亨盛钧窑不断进取的同时,邢亚龙也收获满满。如今他是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其作品《凤尊》在2009年“闽龙杯”陶瓷原创设计电视大奖赛中获一等奖、《挂盘》荣获2011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运转乾坤》获得首届中国陶瓷传承与创新技艺大赛金奖。2011年,其作品《中华千钧印》被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收藏。2012年2月,其作品《盛世龙尊》、《融瓶》、《寿耳尊》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展出。2016年,邢亚龙精心创作的《平安鼎》以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鼎为基本造型,以龙型浮雕、虎型铺首和沧海纹为装饰,因具有龙腾虎跃、生龙活虎、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被有关部门选中,作为第二届国际关公文化节的礼品,在马来西亚展出并获得赞誉。

 

石榴瓶.jpg

邢亚龙作品《石榴瓶》

 

邢亚龙引领着亨盛钧窑的未来发展之路,也烧制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精品。钧瓷成为他实现人生价值的独特载体,以钧为马,不负韶华。

 

资料来源钧瓷网,转载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钧瓷网 信息来源:钧瓷网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点击图片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