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专业团队 弘扬钧瓷文化 推荐大师窑口 助推钧瓷产业!

杨玉中:年龄最长的一线大师

添加时间:2018-10-19 浏览次数:3688

 

大师简介

 

640.webp.jpg

 

杨玉中,男,汉族,1939年4月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师。1954年8月至1969年7月在禹州市钧瓷一厂从事陶瓷手拉坯、钧瓷制作、模型制作,曾入选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团,赴美参加钧瓷手拉坯技术表演。

 

窑口名称:玉中钧窑

窑口地址:禹州市神后镇西寺桥寨沟

建窑时间:2011年

烧成方式:煤烧

窑口任职:艺术总监

常用底款:玉中钧窑、杨玉中(手签) 

 

640.webp (1).jpg

杨玉中作品底款

 

 

成就简述

 

生于1939年的杨玉中,是目前年龄最大且仍在一线的钧瓷大师。其最得意往事,是1986年入选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团,赴美国展示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

 

640.webp (2).jpg

杨玉中作品《祥龙瓶》

 

杨玉中在钧瓷一厂工作时间长、感情深。玉中钧窑的定位仍是坚守传统钧瓷烧制技艺,追求自然窑变,突出煤烧特色。其作品的型、釉以及工艺标准,均来源于原钧瓷一厂,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和审美特色。杨玉中认为,一件作品的诞生,应该有它的文化土壤。钧瓷的核心在于一釉二型三题材。型和题材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要将当代生活状态、时代演变以及现代艺术融合在一起。他创新的鸡年主题作品《金鸡送宝》,作品灵感即来源于古代人们的祈富文化。

 

 

肖像素描

 

640.webp (3).jpg

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打在素坯上,打在旋转的旋坯轮台上,也打在一位正认真旋坯的老者身上。老人身着背心、短裤,戴一副大大的老花镜,眼神中透出一股坚定和执着。他一丝不苟地旋坯,不时用嘴吹掉那些泥屑,时光,随着镟坯台在转动,但他沉浸艺术创作之中,全然不顾艺术之外的世界……

 

 

艺术经历

 

杨玉中1939年出生在神垕,1954年秋,15岁的杨玉中进入神垕第五生产合作社,从最基础的陶瓷制作工艺学起。1957年,第五生产合作社合并到神垕陶瓷一社(禹县钧瓷一厂的前身),杨玉中开始学习钧瓷制作技艺。从1954年进厂开始,杨玉中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熟练地掌握了陶瓷制作的各种工艺,并逐步成为实验室的技术骨干。1982年,还担任了厂技术科科长。

 

640.webp (4).jpg

杨玉中作品《荷口斗笠碗》

 

杨玉中最得意的往事是赴美国表演手拉坯技艺。1986年,杨玉中入选“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团”,赴美国展示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一位香港教授看了他精湛的拉坯技艺,专门邀请他留在香港,由其投资烧制钧瓷,报酬丰厚。杨玉中告诉那位教授:你可以到神垕投资建窑,我的家在神垕。

 

1990年冬,杨玉中从钧瓷一厂退休,被聘为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技术顾问,还应邀到郑州大学传授陶瓷传统技艺,深受师生好评。“只要每天能看到窑、看到钧瓷,心里就踏实,要不吃不香、睡不好。这也许是命吧,钧瓷已融进我的生命里。”谈起的生活,杨玉中感慨地说。

 

 

艺术特色

 

杨玉中在钧瓷一厂工作时间长、感情深,所以,玉中钧窑的定位仍是坚守传统钧瓷烧制技艺,追求自然窑变,突出煤烧特色。其作品的型、釉以及工艺标准,均来源于原钧瓷一厂,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和审美特色。摆在展厅显著位置的《荷口双凤尊》,是杨玉中的代表作:线条优美,配饰生动、形象,再加上窑变瑰丽自然,曾荣获诸多奖项。

 

640.webp (5).jpg

杨玉中作品《荷口双龙瓶》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如何继承中创新,在原有造型的基础上开掘出全新的审美样式,也是杨玉中不断思考的重要内容。

 

杨玉中认为,一件作品的诞生,应该有它的文化土壤。《福在眼前》以古代纹饰蝙蝠为灵魂,蝠,取谐音,意即福,是人们对圆满人生和幸福生活的期望。它造型简洁,是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但它巧妙地汲取了古代文化元素,更好地让传统工艺走入现代生活。

 

640.webp (6).jpg

杨玉中作品《福在眼前》

 

杨玉中还认为,钧瓷的核心在于一釉二型三题材。型和题材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要将当代生活状态、时代演变以及现代艺术融合在一起。他创新的鸡年主题作品《金鸡送宝》,作品灵感来源于古代人们祈富文化。鸡是祥瑞之兽,其头部昂首报晓、挺胸争鸣可辟邪去灾;尾羽如浪花,象征财源滚滚、生生不息;其腿部立于金银元宝之上,纳财之意倍增,可为主人招来无上财富,聚四方财源。

 

640.webp (7).jpg

杨玉中作品《金鸡送宝》

 

杨玉中创作的《古钱绣球》,绣球里面套绣球,元素是传统的,但造型别出心裁,花纹雕刻浑然天成,且没有上钧釉。这件作品曾在中原陶瓷名家精品展期中被评为中原陶瓷文化艺术最佳珍品。可以看出,杨玉中在工艺创新方面亦有所探索。

 

 

艺术成就

 

1954年8月-69年7月在河南省禹州市钧瓷一厂从事陶瓷手拉坯、钧瓷制作、模型制作。

1972年8月-77年4月在河南省禹州市钧瓷一厂实验室从事钧瓷、彩釉瓷、炻瓷等胎质、釉色制作工艺研究实验

1977年5月-86年4月在河南省禹州市钧瓷一厂技术科从事钧瓷、彩釉瓷、炻瓷生产技术工艺管理。

1986年5月-87年元月被国家选入“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团”代表钧瓷手拉坯技术表演。

1987年2月-1990年12月在河南省禹州市钧瓷一厂从事钧瓷、彩釉瓷、炻瓷等技术工艺管理。

1991年2月-92年8月被聘到河南省焦作市墙北瓷厂从事炻瓷技术工艺管理工作。

1992年9月-1993年9月被聘到河南省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任技术顾问,对钧瓷工艺管理技术研究。

1995年10月-1999年6月被聘到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建安瓷厂任技术科长,从事炻瓷生产的技术工艺管理。

 

640.webp (8).jpg

杨玉中作品《虎头瓶》

 

最近几年,杨玉中的作品屡屡获奖。2014年,《象鼻尊》在第二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作大赛中被评为金奖;《龙耳瓶》在河南省首届钧瓷艺术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虎头瓶》在河南省首届钧瓷艺术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双鱼富贵瓶》在河南省首届钧瓷艺术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5年,《荷口双凤尊》在第四届钧瓷窑变艺术创作大赛中被评为金奖、2016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评为金奖。

 

 

作品赏析

 

八钉尊.jpg

荷口尊

 

荷口果盘.jpg

荷口果盘

 

八钉尊.jpg

八钉尊

 

单环瓶 - 副本.jpg

单环瓶

 

奋进.jpg

奋进

 

富贵尊.jpg

富贵尊

 

虎头尊.jpg

虎头尊

 

龙耳瓶.jpg

龙耳瓶

 

龙头瓶.jpg

龙头瓶

 

梅瓶.jpg

梅瓶

 

 

资料来源钧瓷网,转载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钧瓷网 信息来源:钧瓷网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点击图片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