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要,男,汉族,高中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8月出生于禹州市鸿畅镇钧瓷世家,2003年组建“禹州市钧宝坊钧瓷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陶瓷艺术中心副理事长,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艺术特色
孙新要坚持传统柴烧工艺,其柴烧钧瓷作品端庄秀丽、温蕴如玉、变化奇特、美轮美奂。
钧瓷是以釉厚为本的,如果刷太薄的釉,可能成品率高一些,但就不可能出精品、出珍品,甚至连一般商品也达不到;但如果施釉过厚,也容易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烧闷”或“烧流”的状况,这样也会破坏钧瓷本身的美感。科学的方法就是要做到釉厚而适中,这样才有可能烧出比较理想或中意的作品。在施釉方面,孙新要采取“两蘸一刷”法,即蘸两遍釉,再刷一遍稠釉的方法,使釉色在烧制过程中形成较好的流动。
孙新要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釉色风格:“孔雀绿”和“宝石红”,鲜艳而又瓷实。其窑变风格则以“万紫千红”、“葱翠羽衣”、“春之韵”、“星辰满天”等画面为特色。
艺术成就
孙新要在柴烧技艺方面的大胆尝试,使人触摸到了当年宋钧的神韵,不仅形体端庄,线条流畅,釉质厚重浑活,窑变妙趣横生,而且,格调高雅,充满灵气,使人真切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2010年4月,创作的钧瓷珍品《花觚》、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2012年5月,创作设计的钧瓷作品《太平尊》荣获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银奖;2014年5月,创作的钧瓷珍品《双龙尊》荣获“首届河南省陶瓷艺术品博览会”金奖;2014年5月创作的钧瓷珍品《三足炉》,荣获“首届河南省陶瓷艺术品博览会”金奖。
大师心语
尽管柴烧钧瓷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钧宝坊也要走柴烧钧瓷这条路,因为柴烧钧瓷不仅仅是烧制工艺的不同,它那温润的釉色,磅礴的气势,绝佳的整体表现力令人如痴如醉,作为一种传统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